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市场 > 正文

民生观察:品味金城“第一代房奴”的幸福生活

兰州晨报   2012-11-27 09:05

[摘要] “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房子上?我们所有的努力、期盼,仅仅是一处房子,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悲催了?”《蜗居》中的问题,同样是现在年轻的房奴所要面对的问题。

代房奴

从本世纪初到2003年前后,我国迎来波房贷高潮。当时的住房贷款期限多是10到15年,如今10年即将过去,很多首批房贷族也将进入无债一身轻的状态。

“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房子上?我们所有的努力、期盼,仅仅是一处房子,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悲催了?”《蜗居》中的问题,同样是现在年轻的房奴所要面对的问题。

对老百姓来说,房子,真的是很大的事。

房地产的下一个十年,能否破解“为房而生”的尴尬?

现在看,当初买房买对了

“现在每个月还贷800多元。”赵一波周围那些正在背负巨额房贷和尚未买房的80后们闻听此言,无不用充满羡慕的眼神看着他。

每当这时候,仅比赵一波小四岁的陈冰就会自顾自话地说:“你800元能供一套房子,我的800元只能够供一张银行信用卡。”

赵一波安慰身边的这些“可怜人”:“换我现在估计连买房这个事都不敢想了。”虽然还没有真正扔掉套了十年的房奴枷锁,但是最近几年每次跟朋友们谈论起和房子有关的话题,赵一波显然要轻松很多。

2000年前后在兰州买房子的不是外来人口,就是家里住房不宽裕,又没赶上福利分房末班车的本地人。赵一波属于前者,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在老家古浪参军,后在兰州武警部队服役。服役期满,赵一波没有选择回到老家,而是准备在兰州开始全新的生活。他摆过地摊,有赚有赔,干过安保,却因为丢失一只碗而被迫辞职……赵一波说,任何一个起步于乡村的年轻人应该或者不应该受过的磨难他都经历了。幸好,赵一波没有丢掉自己热爱的文学梦,他把自己躲在冰冷的出租屋写成的文稿拿给一家初创媒体的负责人,他因此获得了一个在媒体工作的机会。

而在这之前,赵一波和老家的女友结婚了,并且有了可爱的女儿。本来两个人辛苦所得也仅能维持生活,但为照料女儿,他的妻子不得不辞掉了工作,赵一波越发觉得生活艰难无比。两口子一商量,必须得把家里的老人接到兰州带孩子,不然这个家庭在兰州就立不住了。赵一波的母亲次来到兰州,看到儿子租住的地方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就说“和古浪的农村没什么分别”。晚上吃完饭,母亲试探着动员赵一波回老家:“和你同龄的谁已经盖了新房子,谁谁去年种黑瓜子卖了好几万……”赵一波就说:“以后会好起来的。”

但是眼下的问题是,赵一波一家人如何在这一间小平房里辗转腾挪。赵一波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领导,希望睡在单位的值班室值夜班,这样还能多出一笔收入,没想到领导同意了。这样的生活一直延续了近两年时间,2002年,赵一波进入了一家成熟的媒体,他的月薪涨到了1000元,工作勤奋的话,可以挣到1200多元。

2002年,兰州房地产市场缓慢起步,购买自有产权的房子在很多人看来还是一件新鲜事情。“大量的单位自建住房,一直是房地产市场化缓慢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务员以及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不少选择自建住房。而他们恰恰应该是商品房市场坚实的购买者,以及房地产市场化最有力的推动者。”曾担任过新浪乐居兰州站负责人的文化勇在其博文《兰州房地产十年起步》中如是说,但自由职业者和生意人被动地把房奴的枷锁套在了自己的身上。

赵一波没法独善其身。如今遍地可见的“二手房买卖”在当时确如珍稀之物,赵一波在2001年的时候曾经和房东商量买下他租住的这个小院落,但是房东说要留着翻新了给儿子娶媳妇用。其时兰州商品房楼盘已经越来越多,赵一波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利用休息时间徒步“考察”新楼盘,“价格高得吓人,一平方米比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一些。”十年之后,赵一波觉得当时的价格和现在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黑色幽默。

经过数次看房后,赵一波夫妇最终相中了位于草场街的现在这套80平方米的房子。“一个平方1300元,首付4万多,每个月按揭1100多元,这对当时一个月1000元钱工资的我们来说,压力可想而知。”回忆签订购房合同的一幕,赵一波仍为夫妻二人当时的魄力感到不可思议。

不买房,或是另一种生活

“我们算是房奴中最幸运的一代了吧。”旅游公司小老板李坤坐在并不宽大的办公室里,燃起一支烟,慢悠悠地说,“2007年开业的夫妻店,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名员工了。”李坤说,“这一切全是我套房子带来的。”

李坤是四川人,当兵服役在兰州,退役后也留在了兰州,在一家公司做行政。2001年前后,李坤过着窘迫的生活,他说,自己在办公室拼着板凳睡觉的时间有大半年,后来偷偷买了行军床,每晚总是加班到所有同事都离开,他才敢大胆铺开自己的床铺睡觉,这样的生活又持续了大半年时间,直到一位同事合租的朋友搬走,李坤迅速搬了过去。

2003年,李坤周围的同事经常会谈论起关于买房子的事情。李坤也注意到在雁滩有一个在建商品房小区,一平方米的房价是1700多元。那时,李坤的月工资也已有2000元左右,当李坤把自己买房的想法说给同事们时,大家觉得李坤在开玩笑,都说:“买完房你喝西北风啊?再说,那个地方连顺路的公交车都没有。”李坤在外地的朋友们却认为,李坤应该出手买下房子。

2003年10月,李坤四处借贷了几万元付了首付款,买下了一套位于三楼的90平方米的房子。当李坤看到每个月银行扣完房贷就剩几百元时,有时候也会怀疑,“我真应该买这个房子吗?”李坤没有装修房子,甚至连马桶都没有安,就拎着行李住进去了。到了2004年夏天,李坤找了一个女朋友,结婚也已经提上了日程,他借钱将房子进行了简单的装修。但是最终李坤没有结婚,他和女友分手了。李坤的婚事就这样拖延下来,直到2007年,他认识了新的女友。

新女友是一家旅游公司的职员,她和李坤商量着自己开一家公司,但是却遇到了资金的问题,两个人思前想后,李坤决定卖掉手头的房子。2007年前后,兰州房地产市场进入快速通道,房价涨得一发不可收,李坤的房子卖了近40万元。“当时也没想卖掉了房子,以后怎么办,就想着赶紧开公司。”事后李坤回忆起来说,“有点赌博的感觉,当时就是觉得好像干什么都能赚钱,幸亏公司起步还算顺利。”现在,李坤已经在雁滩又买了一套135平方米的新房子,月供5000多元。

“如果当初没有买下套房子,就没有后来的旅游公司,更没有现在的汽车和大房子。”李坤说,“如果是那样,我的生活或许会是另一个样子,按部就班上班,到现在刚好还完房贷,过现在年轻人羡慕的无债一身轻的日子。”

多少人,过了按揭警戒线

买房为“奴”,拥有房屋的喜悦在收到个月的账单时瞬间化为乌有。赵一波记得,买房半年后的一天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4岁多的女儿扒拉着半碗米饭问他,“我都好长时间没吃过肉菜了,你什么时候才给我买肉吃?”孩子的这句话让赵一波夫妻俩心生酸楚。

国际通行的看法认为,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这条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会造成买房者在生活中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一天不工作,就会被抛弃”的被奴役般的压抑。

赵一波说:“按照这个标准,我当时按揭时每个月支付的还贷额度是1100元,占了工资收入的快90%,幸好此后工资水平也开始逐步提高,到2007年还贷的比例开始占到工资收入的50%左右,但是压力犹存。”

资深地产人士王锡明熟悉兰州房地产市场变化的每一个节点,在他看来,2000年前后,兰州房地产市场开始发育,一直到2002年之前,受制于兰州金融市场的落后局面,新开发的楼盘很少有作住房按揭的客户,要么是全款一次性付清,要么是分期付款。

在事业单位上班的刘学智夫妇,2003年果断出手在雁滩买下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商品房。“当时的形势已经是住房商品化了,而我们一家三口还挤住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一到做饭时间,全楼道就成了厨房。”刘学智说,“有时候有外地的同学过来,说我们的居住环境怎么还是北京80年代的感觉。”刘学智干的是行政工作,从内部渠道得知,单位短期内没有自建住房的计划,如果要等到真正意义上的房子,怎么也得熬到中层干部才有机会轮到别人腾出的旧房子。刘学智和妻子商量着,几年下来,家里也有万把元的存款,再向亲戚朋友借点,凑个首付先交上。

当时房子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在和亲朋好友借首付款的时候,遭到了大家强烈的反对。“现在单位有房子住,进可攻,退可守,为什么要在房价这么高的时候买房子?”现在回想起来,刘学智说:“家里人的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你想我们两口子一个月才挣4000元,要拿出几乎一个人的工资来还贷,家里人能不担心?”

“从现在的房价来看,我们10多年前买房的人就捡了大便宜。当时的房屋总价多在10万至30万元之间,市民贷款额度大多都在20万元以下,每个月还款则在1000元左右。如今的工薪族如要买房,贷款几乎是必须的选择,还贷额度相对10年前甚至上涨数倍。压力比我们大多了。”刘学智说,“现在想想,幸亏买房买得早,否则,就我当初那点儿钱,放现在想买都买不起。”

王锡明说:“尽管银行规定了必须提供收入资信证明,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月供3000元的话,只要夫妻双方月薪均在3000元以上就可以申请贷款,从这10年的购房者来看,家庭购房月供超过家庭收入1/3的相当普遍。”

再接力,二代“房奴”要上路

自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开始,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房地产的“黄金十年”。随着市场的起伏,对“黄金十年”是否结束的讨论集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房地产投资加速下滑的2008年;第二次就是今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房地产整体生态环境已骤然变化,行业或将告别“黄金十年”,迎来“白银时代”。但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们在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的时刻,不得不提前向“中年人”特征靠拢。

住房市场化造就了一代“房奴”的同时,让普通人的“价值标准”悄悄发生了改变,房地产市场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让每个阶层的价值标准都随着房子而改变。经营着一家小公司的易华勇去年卖掉了他在2003年买的一套小房子,从值看,他净赚了近50万元,但是却只够支付新房子的首付,他又再次沦为房奴,但是易华勇并不为此感到后悔,他说:“,我改善了我的居住环境,第二,现在的这个小区生活的都是城市精英阶层,我的孩子在这里成长,对他今后或许有很大的帮助。”

在王锡明看来,兰州房地产的黄金十年,的确造就了一批像易华勇这样的富裕中产阶层,但是更多的人不得不为此背负更加沉重的住房负担。

“想一想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我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就让人不寒而栗。”刘学智夫妇还完贷款已近中年,现在他们的儿子正在读高三,面对一路上扬的房价,刘学智的妻子说,她都不敢想以后了,“儿子明年考上大学,四年后毕业又要买房,都快成房奴接力了。”

(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 更多>>
新闻聚合 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 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318041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